/

    齐




















︎︎︎ Email

︎︎︎Instagram

︎︎︎ Vimeo




























Na Li

/



艺厘米ARTCM|专访NAFI2023首届摘星艺术家:李娜




1.请简要介绍一下这次入选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理念。

《白日升起的月球:声音雕塑》(The Moon Rises During the Day: Sound Sculpture)是一部以声音为题材的关于我对创作者的身份、潜意识的身体反应与声音的视觉语言的探索与反思的影像。这部二维动画影像的创作动机源自于“无聊”。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我会被周围的声音吸引,很自然的想法就产生了——把声音画下来。用画面定格住不断变化的声音,用图像表达自己对声音的瞬时感觉。这是一种单纯的记录。我想用眼睛看到自己对声音环境的“感觉”,以及对个人感受与周围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寻找存在的连接感。这种“无聊”我认为是一种“意识的松懈”,呈现出一种很原始的,未被修饰的真实感。我认为某种程度上映射了当代社会的人的一种隐蔽的精神状态和特殊的个人符号。



2.你曾在北京从事多年视频及动画电影制作工作,后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进行了实验动画学习, 多元的工作及教育背景,对于你的创作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我认为艺术创作的中心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确定了,工作与学习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并不大。非要说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的话,我认为在北京的工作与英国的学习的过程是作为创作的一种缓冲。这些时期像是一种创作前的准备时期,或者犹豫期。当我真的有冲动要去创作的时候,我就直接去创作了,管不了学习还是工作。这种冲动通常都不在工作与学习当中产生,而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与学习对我来说都是属于有明确目的的事情,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赚钱或者逃避赚钱。

我们的日常生活才是真正影响我们创作的重要方面。当我们安静下来,观看风吹过河面,水面闪闪发光,树和石头的纹路,开始思考我们本身的生命时,我们得以打开感官,进行艺术创作或者做点什么别的,让我们真实的感到开心与投入的事情。在伦敦的两年生活中,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在另一个脱离熟悉的成长文化环境中,以一种新鲜的角度的思考作为生命本身的意义。以一种带有距离的方式回忆熟悉的文化并体验国外的生活经历伴随艺术与文化的冲击,这让我得以重新思考关于我创作的主题和未来的方向。



3.声音是具有流动性的,当你即兴地画出当下听到的音乐/声音的符号后,整个画面的布局以及 在动画视频中的空间性建构主要基于什么来进行?


声音是流动的,变化的。当然,我的感受也是。当我采用即兴这种方式进行创作的时候,我并没有预期任何成果,也不会考虑到整个画面的布局要怎么样展开了。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真正的放下思考和判断,让自己处于一种“空白”的状态。这种状态其实比较难,甚至有时候你以为自己真的放下了思考,但其实有可能还是会去预想画一副“满意的”的作品,或者在创作过程中开始编造和想象,而不是真正的聆听当下的创作材料。一旦这种想法产生,创作的结果就会有一种你可以察觉到的“刻意地”、“表演地”或“装饰的”痕迹。这样其实就违背了我对声音材料与身体的信任,那种潜意识下的我对声音的真实反应也会被掩盖。

而在动画影像中的关于空间性的构建则是由我的主观与无意识处理相结合的结果。此动画电影的剧本,来自我听实验音乐家梁奕源创作的《虚菩提的致幻剂-上》时的即兴作画。当这幅声音的即兴绘画完成后,我其实才得以真正的观察到我对此首音乐在前几分钟的听觉感受与身体对声音的外化反应。我通过此画面的颜色深浅,从声音的Start(起笔)到End(落笔),从画面的分布与节奏还有视觉性的强烈程度上来看,以及从时间前后来看,或再从不同线条与声音符号的表达上来看,它具体的反应了我对此首声音的空间性构建。因此,这幅即兴的声音作画,对我来说不再是平面的。它是一个过程的绘画,是一个类似雕塑的、空间性的有关声音表达。从侧面看,从后面,从远处看,俯瞰等等这样的视觉从我脑海中浮现。这也是我选择采用3D的方式来进行影像创作的原因了。



4.这种通感式的创作其实是非常私人化的,在面向观众时,希望通过作品建构什么样的连接? 也了解到你未来有往艺术疗愈方向探索的计划,是否希望以此建立与人之间更深层次的链接和共振?


观众借由我的创作的表象,在观看时也进行了二次创作,成为新的创作者。对我来说,观众对我的作品的“观看”与观众独自将目光落在“风吹树”时的神游是一样的。这两者都创立了一个“空间”来安放目光,通过这样一个出口思维发散开了。因此,如果你不小心在观看此作品的过程中分了神,通过画面而想到了任何别的与自己相关的事情,这样也很好。感觉它似乎像“呼吸”或者风景一样自然,融入到观众的身体里产生了某种和谐的共振。

当下人与人之间能够真正的在一起产生连接,莫过于一起真实的体验当下的时间。这种创作方式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疗愈作用,当集体一起进行的时候,会有更强烈的共鸣。因此,一起听一段声音(音乐)进行即兴绘画的这种方式能够产生非常强烈的连接感。这也是我之前与朋友合作的一种方式。如何了解身边的人?如何了解自己?大家在同一个空间,放下想法与判断,一起认真聆听周围的声音,并且把自己对环境的声音的感受如实的表达出来,通过绘画而外化出来。这种感受是非常奇妙的。在绘画的过程中,你可以感受到在一种强烈的声音产生时,旁边的人也可能与你使用相同的频率和笔触进行绘画表达。最终绘画的成果产生,又可以直观的看到当下的对方的感受。



5. NAFI2023 现场呈现了国内外参展画廊带来的众多优秀作品,以青年艺术创作者的视角,谈谈此次在 NAFI 现场的观看的感受。


我感到NAFI 2023展览现场的艺术氛围很浓厚,并且布展方式十分专业,体验很好。南京有这样的艺术环境实在太棒了,我看到这里各种不同人群对这个展览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在NAFI对外开放期间我观察站在我的作品放映前与其它作品前的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他们就艺术作品产生的不同对话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尤其是小孩与年长一辈之间的交流。NAFI的艺术氛围是非常活泼、多元且有包容性的,虽然展期比较短,但是在公众开放日观众参观的热情很大。作为青年艺术创作者,我非常开心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能够接触到国内外优秀的参展艺术画廊、艺术家及其精彩的作品。


©


l

i

n

a

s

o

u

n

d



©

l
i
n
a
s
o
u
n
d